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技术文章 > 密封试验仪在GBT 15171软包装密封性能检测中的关键技术应用

密封试验仪在GBT 15171软包装密封性能检测中的关键技术应用

更新时间:2025-09-25 点击量:20

本文由济南西奥机电有限公司整理提供,仅供参考。具体技术需求请联系客服获取定制方案。

GBT 15171标准修订背景与核心变化

2025年实施的GBT 15171-2025标准替代1994年版,新增真空衰减法作为定量检测手段,扩大适用范围至软质、半硬质及硬质包装。新规要求检测仪器需满足以下核心指标:

  1. 真空度控制精度:不低于1级(误差≤±1%);

  2. 检测灵敏度:微泄漏识别能力需达0.5μm以下;

  3. 数据追溯性:符合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。
    对于制药行业而言,软包装密封性能直接影响药品无菌屏障完整性,若检测不当可能导致微生物侵入、药效丧失等严重质量事故。


如何检测包装密封性:标准方法对比与选择

1. 水下气泡法(定性检测)

  • 原理:基于GBT 15171标准第8.1条,将试样浸入真空室水中,抽真空至目标压力(20-90kPa可调),观察气泡逸出情况。

  • 适用场景:快速筛查宏观泄漏(>10μm),如药袋、输液袋初检。

  • 局限性:依赖人工观察,无法量化微泄漏;水温、水质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。

2. 真空衰减法(定量检测)

  • 原理:通过高精度传感器监测真空室内压力变化,计算泄漏率(公式:ΔP/Δt)。若压力衰减超过阈值(如0.5Pa/s),则判定失效。

  • 优势

    • 检测精度高达0.1μm,可识别针孔级缺陷;

    • 自动化数据记录,支持审计追踪;

    • 无损检测,合格品可继续使用。


密封测试仪使用方法的标准化流程

以西奥机电LT密封试验仪为例,操作流程严格遵循GBT 15171标准要求:

步骤1:试样准备与预处理

  • 取不少于3个试样(标准第5.3条),检查无裂口、封口完好;

  • 若使用真空衰减法,需在(23±2)℃、湿度(50±10)%环境下状态调节4小时。

步骤2:仪器参数设置

  • 选择检测模式(水下气泡法/真空衰减法);

  • 设定真空度(如-90kPa)、保压时间(30-60秒);

  • 放置试样于定制真空室,确保密封面暴露。

步骤3:测试执行与结果判定

  • 启动自动抽真空,系统实时显示压力曲线;

  • 合格标准

    • 水下气泡法:无连续气泡产生;

    • 真空衰减法:压力衰减率≤设定阈值。

  • 生成检测报告,包含压力数据、泄漏点位置及判定结论。


西奥机电LT密封试验仪的技术优势

针对GBT 15171新规要求,LT密封试验仪提供以下核心功能:

  1. 双模式检测平台:兼容水下气泡法与真空衰减法,一键切换;

  2. 高精度传感器:真空度控制精度±0.5%FS,最小检出泄漏0.5μm;

  3. 智能管理系统:7英寸触摸屏预设标准程序,支持数据导出与远程审计;

  4. 定制化真空室:透明有机玻璃材质(Φ270×210mm),可适配药袋、铝塑袋等软包装。

与传统设备性能对比

指标传统设备LT密封试验仪
检测精度≥5μm0.5μm
测试效率10分钟/样3分钟/样
合规性部分符合旧标全项符合GBT 15171-2025

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
  1. 检测结果重复性差

    • 原因:真空室密封圈老化或试样放置不当;

    • 解决方案:定期更换密封圈,使用定制夹具固定试样。

  2. 数据记录不完整

    • 原因:系统未开启自动存储功能;

    • 解决方案:启用审计追踪模式,确保数据实时保存。

  3. 微泄漏检测失效

    • 原因:传感器精度不足或环境温度波动;

    • 解决方案:选用0.1级传感器,在标准实验室环境下检测。


结语

GBT 15171-2025新标的实施对软包装密封性能检测提出更高要求。西奥机电LT密封试验仪以精准、高效、合规的检测方案,助力企业快速适应标准变化,提升质量控制水平。通过双模式检测与智能化管理,显著降低质量风险,为制药、食品等行业提供可靠技术保障。


关键问题解答

Q1:如何选择密封试验仪的检测模式?
A:若需快速筛查宏观泄漏(如产线初检),选水下气泡法;若要求量化微泄漏(如成品放行),选真空衰减法。LT密封试验仪支持双模式自动切换。

Q2:密封测试仪使用方法中,哪些参数最影响结果准确性?
A:真空度控制精度、保压时间及环境温湿度是关键。建议严格按GBT 15171标准设置参数,并使用校准合格的仪器。

Q3:西奥机电LT密封试验仪是否支持定制化?
A:支持。可根据药袋、透析袋等特殊包装尺寸定制真空室及夹具,确保检测适配性。

Q4:新标要求下的检测报告需包含哪些要素?
A:需包含试样信息、检测方法、真空度曲线、泄漏率数据、判定结论及操作人员签名,确保全程可追溯。

Q5:如何验证密封试验仪的检测精度?
A:使用标准漏孔(如0.5μm、1.0μm)进行定期校准,并参与实验室间比对验证。

Baidu
map